<form id="bzzbx"></form>

<noframes id="bzzbx">
    <p id="bzzbx"><ruby id="bzzbx"></ruby></p>
    <pre id="bzzbx"><pre id="bzzbx"></pre></pre>
      <pre id="bzzbx"></pre>
        <pre id="bzzbx"></pre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bzzbx"></track>
            <pre id="bzzbx"><strike id="bzzbx"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bzzbx"></track>

            我?!凹寄艽髱煛睂O學雁教授讓學生走上國賽領獎臺

            發布者:學院辦公室發布時間:2023-08-21瀏覽次數:16

            收獲總是帶著特有的喜悅氣息,透著成熟的光芒出現在我們面前。在過去的2022-2023年,電力與智能制造學院師生競賽喜訊連連,獲獎累累。第十六屆“高教杯”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總決賽,斬獲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5項。第十六屆“高教杯”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—廣東省預選賽省賽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5項、三等獎1項。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。第十一屆“贏在廣州”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優勝獎1項,創新獎1項,指導教師獲得伯樂獎。2022年度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三等獎3。廣東省第十七屆挑戰杯獲得三等獎兩項。而這些榮獲的背后都離不開我?!凹寄艽髱煛睂O學雁教授的貢獻。

            孫學雁,男,1957 10 月出生,沈陽市人,本科77級在沈陽機電學院機制專業學習,19821月畢業留校在制圖教研室任教,學士學位;19927月評為副教授,任沈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體育裝備工程系主任。2007年獲得學校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。2008年定為校聘教學關鍵崗位8級,2009年定為10級。主講課程有工程制圖(主干基礎課)、畫法幾何(主干基礎課)、創造工程學(專業課)、體育器材設計(主干專業課);近年來,獲省教改立項1項,并獲二等獎、獲校教改立項5項,其中一等獎2;二等獎2;三等獎1;指導學生大學生課外創新活動,成績突出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,三等獎1;獲遼寧省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一等獎5項,二等獎5項,三等獎7;沈陽工業大學大學生"挑戰杯" 一等獎1項。作為主要作者公開發表論文10篇,其中2篇論文被EI檢索收錄;公開出版著作教材8;承擔省、市科研課題3項,合作(橫向)項目5項,2009年評為沈陽市百佳創新能手。獲國家發明專利近60項,實用新型專利100余項,多項專利轉讓。


            1 孫學雁教授生活照


            2018年入職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,擔任電力與智能制造學院機械系專業帶頭人。孫教授以“高教杯”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為突破口,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,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,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,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,組建機械設計與制造技能大師工作室,實施青藍計劃,指導年輕教師課題和競賽。提高學生學習制圖課的興趣,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,并在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。不忘初心,立足本職和學校實際情況,選好切入點,為學生就業增加了正能量。

            在全國性大賽中,尤其是此項賽事云集了國內許多知名的高校,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是和孫教授的努力分不開的。為了參加比賽,孫教授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基礎工作,放棄個人休息時間,沒有周六周日,通常每天在學校辦公室工作十幾個小時。認真準備前期調研,積極動員優秀學生參賽,經過初步選拔后,對初選通過的學生安排集訓,最后復選,確定最終參賽名單,孫教授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精心培養學生。一般比賽時間是在7、8月份左右,所以孫教授暑假也無法休息,冒著高溫酷暑和學生一起備戰比賽。


            2 機械設計與制造技能大師工作室學生培訓


            孫學雁教授開發了一套“獨門教學秘籍”,將復雜難懂的課程與各類競賽適當結合,在講課中融入競賽里關于競賽的知識。利用這套秘籍指導學生在第十六屆“高教杯”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斬獲一等獎,開創了我校在該項賽事歷史性新先河!

            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,孫學雁教授長期以來以老帶新,組織師生競賽團隊,用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指導師生獲得多項國家級、省級獎項,功不可沒。但是,孫學雁教授不計名利,甘心在背后作默默貢獻的“掃地僧”,是讓電力與智能制造學院師生都敬佩的名副其實的“技能大師”!


            (電力與智能制造學院供稿)